
二、培养规格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专职教师、学前教育机构管理人员、社区幼儿教育服务人员、各类儿童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
(二)知识结构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3.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相关知识;
4.具备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基本技能。
(三)能力结构
1.具备较扎实的师范素质和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良好的教师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 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3. 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行为的基本能力;
4.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备幼儿科技、社会、文化等各项活动的操作能力与组织、指导及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素质,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表演能力;
6.掌握体育锻炼常识和生理保健、心理咨询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素质结构
1.学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能为人师表;
3.学生应该具备学习与科研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具备幼儿科技、社会、文化等各项活动的操作能力与组织、指导及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素质;
4.学生应积极加强体育锻炼,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5.能够将自己的知识、素质、能力转化为学前教育特长而具备竞争取胜的职业素质。
三、学制:三年
四、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不少于121学分,其中理论教学85学分,实践教学36学分。
2.证书要求:学生毕业前应获得或通过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大学英语三级及以上等级考试证书、一级或二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四证。
主要工作岗位:幼儿园教学、保育、管理等岗位
次要工作岗位:早期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培训学校教师、其它文职岗位
学生毕业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其他特色幼儿教育资格证等。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践三大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
本类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公共选修课程等。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部分,是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途径。